1、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、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、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是( )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。
A、十六届六中全会
B、十七大
C、十七届六中全会
D、十八大
正确答案:D
2、( )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。
A、爱国主义
B、八荣八耻
C、科学发展观
D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正确答案:D
3、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、相互贯通,实现了政治理想、( )、行为准则的统一。
A、社会导向
B、舆论导向
C、奋斗路径
正确答案:A
4、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( )。
A、基础
B、精髓
C、灵魂
D、依据
正确答案:C
5、( )反映了“中国梦”的实现道路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。
A、倡导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”
B、倡导“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”
C、倡导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
D、倡导“富强、和谐、自由、敬业”
正确答案:A
6、( )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,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。
A、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”
B、“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”
C、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
D、“富强、和谐、自由、敬业”
正确答案:B
7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( ),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。
A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
B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
C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
正确答案:B
8、( )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基本原则。
A、人的解放
B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
C、公平正义
D、自由博爱
正确答案:C
9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哪些原则,( )
A、坚持以人为本,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,坚持联系实际,坚持改进创新
B、坚持解放思想,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,坚持联系实际,坚持改进创新
C、坚持实事求是,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,坚持联系实际,坚持改进创新
正确答案:A
10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( )的主力军作用。
A、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
B、领导、干部
C、大学生、军人
正确答案:A
11、要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大力弘扬以( )、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,进一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,完善志愿服务机制,形成关心、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,让一切爱心充分展示,让一切善举竞相涌现。
A、奉献、友爱、互助
B、团结、互助、奉献
C、互助、友爱、团结
D、奉献、团结、友善
正确答案:A
12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( )。(多选题)
A、包容性
B、民族性
C、引领性
D、崇高性
正确答案:A、B、C、D
13、社会公德的内容不包括( )。
A、文明礼貌
B、助人为乐
C、邻里团结
D、遵纪守法
正确答案:C
14、2014年5月4日,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。他强调,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,是最持久、最深层的力量。广大青年要( ),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。(多选题)
A、从现在做起,从自己做起
B、勤学、修德、明辨、笃实
C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
D、身体力行大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到全社会去
正确答案:A、B、C、D
15、陶行知先生认为:“私德不讲究的人,每每就是成为妨碍公德的人,所以一个人的私德更是要紧,私德更是公德的要本。”梁启超也指出:“断无私德浊下,公德可以袭取者。”由此可见( )。(多选题)
A、私德涵养对于公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
B、我们应把自己的私德建立起来,建筑起“人格长城”来
C、私德的过分发达必然导致公德的弱化
D、个人品德提高了,就可以“内德于己,外德于人”,促进社会道德进步
正确答案:A、B、D
16、习近平总书记( )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指出,自古以来就有“得中原者得天下”之说。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需要中原更加出彩。
A、2014
B、2015
C、2016
D、2017
正确答案:A
1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》于( )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。
A、2002年6月29日
B、2001年6月30日
C、2002年6月19日
D、2003年6月29日
正确答案:A
2、在《科普法》中被称为科普主要社会力量的组织是( )。
A、科协
B、科技局
C、农技协
D、教育局
正确答案:A
3、科普对象有( )的特点。
A、广泛性、多向性
B、稳定性、多向性
C、普遍性、稳定性
D、灵活性、延续性
正确答案:A
4、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提出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“十一五”期间的主要目标、任务与措施和到( )年的阶段性目标。
A、2049
B、2020
C、2050
D、2060
正确答案:B
5、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的指导方针是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坚持科学发展观,发挥( )作用,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,大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,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。
A、政府主导
B、政府辅助
C、群团参与
D、科协的科普主力军
正确答案:A
6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“政府推动,全民参与,( ),促进和谐”。
A、提高觉悟
B、提升素质
C、教育为主
D、整体提高
正确答案:B
7、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在针对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任务中提出,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( )的良好风尚,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
A、讲文明、爱科学
B、崇尚科学、鼓励创新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
C、讲科学、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
D、崇尚科学、鼓励创新
正确答案:C
8、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提出,到2020年,科学技术教育、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,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、基础设施、条件保障、监测评估等体系,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,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( )的水平。
A、20世纪末
B、2010年
C、21世纪初
D、当时
正确答案:C
9、为了贯彻实施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,今后几年的工作主题确定为节约能源资源、保护生态环境、保障安全健康、( )。
A、促进科学发展
B、促进创新创造
C、提升综合素质
D、促进科学普及
正确答案:B
10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中的五大重点人群为( )。
A、教师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、城镇劳动者、农民、社区居民
B、青少年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、城镇劳动者、农民、社区居民
C、自由择业者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、城镇劳动者、农民、社区居民
D、青少年、新居民、城镇劳动者、农民、社区居民
正确答案:B
11、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,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,形成科学、文明、( )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。
A、卫生
B、健康
C、高雅
D、适度
正确答案:B
12、发展基础科普设施。在一些市(州、盟和县)配备科普大篷车,以( )的形式为城乡社区、学校特别是贫困、边远地区提供科普服务。
A、流动博物馆
B、流动科技馆
C、活动博物馆
D、活动科技馆
正确答案:B
13、在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,突出弘扬科学精神,提倡科学态度,讲究科学方法,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( )的能力。
A、科学决策
B、组织协调
C、科学管理
D、创新
正确答案:A
14、在未成年人中宣传科学发展观,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、资源有限、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,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( )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。
A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
B、八荣八耻
C、三个代表
D、科学发展观
正确答案:A
15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,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,是政府引导实施、( )的社会行动。
A、群众团体参与
B、科协参与
C、科技部门参与
D、全民广泛参与
正确答案:D
16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,通过发展( )、传播与普及,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,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。
A、经济
B、国民教育
C、继续教育
D、科学技术教育
正确答案:D
17、( )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,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、鼓励创新、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。
A、公民
B、人民
C、公众
D、群众
正确答案:A
18、习近平在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,学习实践活动要在解决( )上下工夫、求突破、见成效。
A、突出问题
B、重大问题
C、重点问题
正确答案:A
19、“科学素质”一词于1952年被美国教育改革家科南特首次提出,在我国也叫“科学素养”,通常可将二者视为同义词。( )
A、正确
B、错误
正确答案:A
20、公民科学素质指标,是反映群体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,由了解科学知识、理解科学方法、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部分组成。( )
A、正确
B、错误
正确答案:A
21、科学素质不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( )
A、正确
B、错误
正确答案:B
22、科学素质的发展以科学知识、技能的掌握和积累为基础。( )
A、正确
B、错误
正确答案:A
23、科学知识、技能的内化、升华,有利于快速形成公民个人的科学能力。( )
A、正确
B、错误
正确答案:B
24、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思想和理论进行评判的价值标准。( )
A、正确
B、错误
正确答案:A
25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,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,树立( ),崇尚科学精神,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、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。
A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
B、共产主义信念
C、科学思想
D、科学理想
正确答案:C
26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,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、改善生活质量、实现全面发展,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,建设( )国家,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,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,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A、节约型
B、民主法制
C、创新型
D、科技型
正确答案:C
27、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根本途径是( )。
A、科学技术教育的传播和普及
B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
C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
D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
正确答案:A
28、科学素质的基础是( )。
A、科学知识
B、科学价值
C、科学态度
D、科学精神
正确答案:A
29、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方式不包含( )。
A、分阶段实施,建立监测评估体系